周志龙

+收藏:http://zhouzhilong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周志龙:“畅游”水中的乐者
2011-11-11    浏览(1355)    作者:周志龙    来源:周志龙 官方网站

熟悉周志龙的人都会笑称他为“开心果”。他嗓门洪亮,笑声爽朗。无论老幼,周志龙都能与其相处得融洽且愉快。在他的生活中似乎没有烦恼和忧虑。他用他的亲和幽默把欢乐带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他的画同他的为人一样,带来的是轻松和明朗的感觉。周志龙是一位将中国画山水情怀融入作品中的画家。他对自然景物形神的总体把握很到位,既描绘出了山川的神采气韵,又表达了自己的闲情逸致。在千秋永立的高山流水面前,他品味到了山水之魂,并将它们绘于笔下,令观者感到或是萧条空寂,或是静穆平和。

周志龙的画更多的是把水表现出来,这是他内心真正渴望的。而他,“畅游”在水中,自在逍遥,如同一位悠哉乐者。

很多人的艺术创作都肩负着“使命”,有着明确的目标。而周志龙却称自己“没有太多的追求”。绘画对于他而言,从始至终都只是单纯的兴趣使然。说到兴趣,周志龙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:“夏天,你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天黑后在电线杆的路灯下围着几个人,下棋或是打牌。有站着看的,有坐着玩的,无论天气多么热,蚊子怎么咬,老婆怎么催,依然就着微弱的灯光‘奋战’,这就叫兴趣。我对绘画的痴迷就是如此。”

画水源自故乡眷恋

10岁时,周志龙从故乡广西来到北京。对于一个孩子而言,最直观的感受是从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来到了灰秃秃的城市。强烈的对比使他在心底里对广西有了更深的眷念,特别是广西的水,成为了他内心最为向往与渴望的。

在中央美院读书期间,周志龙深受老师李可染先生和宗其香先生的影响,特别对他们用“中西结合”的技法画水颇感兴趣,加之受故乡广西的影响,周志龙的创作题材总是离不开“水”。

叶浅予先生曾对周志龙的“水”给出了这样的评价:“你知道吗?你画水已经有自己的东西了。李可染、宗其香等先生吸收了西画方法,水影画得很生动;而张大千、何海霞、陆俨少等先生,则是传统的以线表现水。你的画把二者结合得比较自然,有自己的感受。”听到这样的评语,周志龙深受鼓舞,增强了他画“水”的信心。其实,最初对水的创作,他并未思考那么多,而是源自观察和体会。“我看到的水,有时是一片倒影,有时就是一条条线,我只是把看到的画出来。艺术的惟一源泉就是生活,无论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如此。”

画壶源自挑战自我

6年前,周志龙到宜兴游玩,一个偶然的机会,拿了把紫砂壶画着玩,本以为是件轻巧的事,可一上手才发现,无论在构图还是布局上,“画壶”和“画纸”完全是两回事。起初只是出于好奇试一试,后来意识到它的难度后,反倒引起了周志龙画壶的兴趣。

几年来,周志龙用绘画的业余时间练习画壶,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技法,并且逐渐形成了个人的风格。去年冬天,一个朋友一下子就给他下了100多把壶的“订单”。用朋友的话说,没想到这个70岁的老头儿,在小小的壶上画画手竟然一点都不抖,还画得这么好!

多年来的努力得到了人们的认可,并且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。对于多数人而言,恐怕要以此作为一项赚钱的手艺了,可周志龙却在画完这100多把壶后宣布“封笔”。他说:“当初画壶就是抱着边学边玩的心态,同时对自己也是个挑战。原来没想拿它赚钱,以后也不会。”

生活要知足常乐

同多数画家不同的是,周志龙每天用于创作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。他笑称自己“散漫”惯了,习惯了闲散的生活,不想给自己太多压力。

老友对他的评价是“百科全书”。周志龙确实什么都“知道一点儿”。有意无意地问他什么,他都能说出一二,不禁令人敬佩。后来发现,这与他爱看书有关,特别是爱看小说。“很多人认为,中国画的山水和花鸟是千古不变的,但蕴藏在画面之下的情感却是现代的,对时代的感悟和认识会表现在画面中。小说就是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,反映人们的悲欢离合,体现的是时代的脉搏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所思所想,讲述的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不同人的不同想法。‘与时俱进’并非在画面中加个烟囱或是电线杆。艺术的表现不是简单化的,而是通过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表达出来。艺术表达的是人们深层次的曲折的内心和精神需求。”周志龙如此表示。

说到精神需求,周志龙想到了在法国办画展时的一个经历。有一个法国记者在看过他的作品后,问他:“你的作品反映的都是美好的感情,难道你内心就没有痛苦吗?”周志龙说:“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坎坷和风浪,我也一样,但痛苦是自己的,没必要通过作品让别人感受到。我还是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带给人快乐的感觉。”

人生有阴暗的一面,也有愉快的一面。陷入痛苦丝毫不能解决问题,内心平静、知足常乐便会感到幸福。

标签:周志龙
分享:
上一篇:
下一篇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